如何完成跨越,从容迎接新学段

作者:佚名 来源:光明日报 更新时间:2022/11/8 15:48:16 浏览次数:963次

【迈好入学第一步】

想必不少人都听过这样的比较:在小学,如果一节课教你和面,那么作业就是和面;如果一节课教你擀皮,那么作业就是擀皮。升入初中,如果一节课教会你包饺子,那么作业可能是回家蒸包子,而考试的时候,考的却是烙馅饼。

“小升初”,一点都不“小”,不仅标志着学生要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跨越,而且是“独立意识”萌发下,学生尝试自主管理、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“初体验”。

无论是小升初,还是初升高,都意味着一次重要的飞跃。如何做好知识衔接,心理调适,亲子关系调整,完成跨越,从容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?

跨越一:学业难度强度增大

升入初中,课容量逐渐增大,不少家长会让孩子提前预习初中的课程。家长们的想法是,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。别等到一开学,那么多门功课齐刷刷扑面而来,时间不够用。

初中课程和小学相比究竟有怎样的变化?

学科明显增多。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初一年级组长贾茜老师看来,小学时,学生更多的精力在语数英三个学科。升入初中后,学生将迎来人生的第一个重要的考试——中考。初一学生将面对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历史、地理、生物、道德与法治七门学科的学习,加上体育,初二加上物理,初三还要加上化学,科目比小学翻了一倍多。原本在小学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好成绩,可能在初中由于科目增加,就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反复练习。

节奏显著加快。小学的课堂,老师会把一个知识点反复讲、反复练。升入初中后,由于课本的内容增多,课堂容量变大,老师的语速、讲课的节奏,都会比小学老师要快一些。

贾茜建议,初一新生应该每天有预习、有复习,即使不能做到每天,至少要做到每周预习和复习,才能保证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节奏,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和要求。

从初中跨入高中,又该怎样调整适应呢?

北京十一学校化学特级教师王笃年明确表示:主动学,练就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。“高中阶段的学习,除了明着写在教科书里的知识外,还有方法策略、能力训练、观点形成等诸多高阶的目标,高考更侧重能力方面的考查。能力何以得来?那都是通过主体性的学习过程获得,而非别人灌输可以形成的。”

近40年的教学经验使王笃年坚信:高中学生是可以进行自学自研的;学期转换是很好的机会。暑期里,新的教科书拿到,在休息、调整之余的时间,做好规划,认认真真地自学自研其中一两章的内容,体验一把自觉、主动学习的愉悦,和学习能力训练提升的美好感受。通过超前自学自研,训练提升自学能力,提升思考的能力。

陕西师范大学李瑛教授的建议是:学会时间管理。无论是科目的增加还是学习难度增加,都对时间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闲时间,以书面形式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,并记录执行情况,定期回顾,发现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进,这样就可以从容不迫地迎接新阶段的学习任务了。

跨越二: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

进入初中,学生的身心也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,如身体的迅速发育,身高体重迅猛增长,青春心理开始萌动,独立自我意识明显增强,但自身的控制能力、情感和意志行为又相对较弱,容易冲动,自身充满了矛盾。初中生们开始由依附服从变成独立反叛、由喜欢父母变成喜欢同伴、由忽视性别变成重视性别、由心无杂念变成心事重重。

“初中阶段是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。他们正处在由儿童向少年过渡的时期,一方面没有摆脱儿童期的幼稚,一方面又想表现自己的成熟。所以,在这一时期容易与同学、家长产生冲突,对自己身心变化的敏感产生不适应等。”北京市八一学校心理教师王凌霄介绍。

初中是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,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,处于心理上的“断乳期”,因而自我意识呈现两重性。王凌霄表示,这个阶段,同伴认同需求逐渐大于父母认同。家长需要主动了解有关青春期的知识,在自我做好对青春期认知的同时,也要给孩子“打好预防针”,讨论在人生的这一特殊时期,如何和谐相处。

成绩分数固然重要,但青春期孩子的人生道路是否走得远、走得顺畅,更多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。王凌霄建议,家长要更多去关注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、豁达的性格、“情绪智力”,培养孩子参与生活的热情、对社会的初步责任心,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。这样自然而然,学习就不会再是问题。

跨越三:亲子关系冲突

小学时,家长和老师在生活、学习上事无巨细地帮助学生安排,但升入初中后,知识的难度和思维的方式都与家长上学时有很大的不同,家长的帮助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
不同于小学教育的“事事关心”“面面俱到”“循循善诱”,初中更趋于尊重学生独立性、唤醒学生的内驱力。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成长的终身导师。孩子越独立,未来越光明。”长沙市雨花区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校长张国军认为。学生进入初中,从儿童变为少年,家长面对孩子的跨越式成长,要尊重孩子不断觉醒的自我意识,学会平视孩子,平等对话。优秀的标准并不唯一,成长的路径多种多样。

在王笃年看来,家长关心孩子的发展,重点应该在身体健康、道德品行、生活习惯(比如按时作息、充足睡眠、营养均衡)等方面。当孩子学业不顺利时,不要埋怨。可任其自己独处、安静一段时间。要坚信每一个少年人内心都是积极向上的,考试分数只是一个副产品。有了这样的认识,孩子就不会因一时考不好而过分苦恼,家长也不会因之焦虑,而是大家坐下来,心平气和地分析原因、找到对策,把考不好的“坏事”变为促进成长与进步的好事。

家长不能把望子成龙变成“逼子成龙”。王凌霄告诉记者,家长要做好初中阶段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,调整心态坦然接受孩子的每次起伏。初中各学科的容量、难度、教学节奏,较小学有大幅度的改变,孩子的成绩会因为内容难度、学习状态等因素而改变。家长要在尊重孩子、情绪平和的前提下,引导孩子就事论事进行分析,重在培养学习习惯,而不是追究每次考试失败的缘由。

“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,认识到成长不是盲目攀比分数,而是不断完善、超越自我。科学陪伴,做孩子最坚强的后盾,在白炽化的学业竞争中当好‘减压员’,在‘身心聚变’的关键期当好长远的‘规划员’,在‘三观’和‘处世观’‘朋友观’的摸索期当好‘监督员’。”张国军表示。